測繪單位協助山東首次摸清地理國情家底
近日,山東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由省國土資源廳、省統計局發布《山東省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公報》。普查發現,全省房屋建筑(區)地表覆蓋總面積15036.04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9.65%,與濰坊市的面積大致相當;山地面積22726.80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14.59%,相當于濟南、淄博、泰安3市的面積總和。
本次地理國情普查歷時3年,10多家具有相關專業最高測繪資質的單位參與,投入技術人員5000多人次。山東省外業實地核查率達到了80%,外業普查人員形成的核查軌跡路線長度達到102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近26圈。同時在進行數據基本統計時,采用了國家指定的兩套軟件分別進行計算和對算,統計誤差控制在百萬分之一。
本次普查公報發布的主要成果包括山東省基本地理國情信息,地形地貌情況,植被覆蓋情況,水域情況,鐵路與道路情況,房屋建筑區情況、構筑物與人工堆掘地情況等7個方面。普查成果顯示,山東省陸域位于東經114°48′~122°42′、北緯34°23′~38°17′,東西長721.03公里,南北長437.28公里。全省“山水林田湖”自然稟賦得天獨厚,山地面積22726.80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14.59%(相當于濟南、淄博、泰安3市的面積總和);水面面積6988.92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4.49%(相當于棗莊、萊蕪兩市的面積總和);林地面積24894.46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15.98%(相當于臨沂、泰安兩市的面積總和);種植土地面積83845.42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53.82%;湖泊面積1348.55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0.87%。全省地表覆蓋的自然地理要素占82.56%,人文地理要素占17.44%。全省海拔50米以下區域占全省面積的53.71%,主要分布在魯西北地區;50~200米區域占33.50%,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200~500米區域占11.53%,主要分布在魯西南地區和東部地區;500米以上區域僅占1.26%,主要分布在魯中地區。全省坡度2°以下區域占全省面積的71.02%,集中分布在魯西北地區和魯西南、東部局部地區;2°~5°區域占9.82%、5°~15°區域占11.78%,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15°~25°區域占4.63%、25°以上區域占2.75%,主要分布在魯中地區和東部地區。平原面積占全省面積的65.56%,主要分布在魯西北地區和魯西南局部地區。臺地面積占全省面積4.46%,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丘陵面積占全省面積15.39%,主要分布在東部、魯西南局部地區。山地面積占全省面積14.59%,主要分布在魯中地區和魯西南局部地區。普查查清了全省植被覆蓋面積,為120797.56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77.54%。查清了全省7類種植土地的面積構成和空間分布,總面積為83845.42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53.82%。查清了全省林草覆蓋面積構成和空間分布,包括8大類林地和2大類草地,總面積為36952.14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23.72%,其中,全省林地面積24894.46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15.98%;全省草地面積為12057.68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7.74%。查清了全省水域覆蓋的構成和空間分布,其中, 500米以上的河流總長度為83864.51公里, 500米以上的水渠總長度為164816.34公里,5000平方米以上的湖泊總面積1348.55平方公里,5000平方米以上的水庫總面積2015.25平方公里(與萊蕪市的面積相當)。全省水面總面積6988.92平方公里。全省荒漠與裸露地面積744.46平方公里。全省鐵路路網總長度5075.12公里,其中高速鐵路路網總長度686.14公里。全省公路路網總長度81235.5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路網總長度5214.33公里。全省房屋建筑(區)地表覆蓋總面積15036.04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9.65%。全省硬化地表覆蓋總面積3687.13平方公里,堤壩總長度27431.04公里,溫室與大棚地表覆蓋總面積2018.06平方公里,曬鹽池地表覆蓋總面積1014.15平方公里。全省露天采掘場地表覆蓋總面積為410.13平方公里,建筑工地地表覆蓋總面積810.90平方公里。
首次地理國情普查成果豐富、內容全面、數據準確、現狀真實,客觀反映了山東省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空間分布現狀和特征,可以為經濟文化強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本文由南京環球測繪儀器有限公司整理發布
更多相關
RTK外業測量的主要誤差來源和消減方法
RTK外業測量是通過地面接收設備接收衛星傳送的信息來確定地面點的三維坐標,測量結果的誤差主要來源于GPS衛星,衛星信號的傳播和地面接收設備,按誤差性質可分為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而系統誤差無論從誤差...
中海達V6手持SLAM激光掃描儀RTK測量系統
中海達V6手持SLAM激光掃描儀RTK測量系統中海達SLAMRTKV6代表了當前測繪技術領域的一項重要突破,它首次將同步定位與地圖構建(SLAM)技術與實時動態差分(RTK)定位技術進行了深度融合...
回首改革路 傳承測繪情
他1977年從部隊轉業至江蘇省測繪局測量二隊從事野外數據采集工作,至2015年退休,從事測繪工作近40年;他作為改革開放40年時代變遷的親歷者和見證者,為祖國建設揮灑青春和熱血,為測繪事業奉獻赤子...
際上導航GS-130G手持激光雷達掃描系統:突破界限
際上導航GS-130G手持激光雷達掃描系統:開啟三維數字化新紀元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三維數據采集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傳統測繪和空間信息獲取的方式。際上導航推出的GS-130G手持激光雷...
2019年科力達測繪儀器全國戰略合作聯盟峰會舉行
2019年科力達全國戰略合作聯盟峰會在廣州舉行,時值科力達成立十五周年之際,會議現場高朋滿座,回首十五載春秋,全面布局,合力共贏2019。南方集團創始人、總經理馬超,南方集團副總經理馬然,北京三鼎...
徠卡3D Disto在汽車傳感器定位校準中的應用
自動駕駛汽車依靠人工智能、視覺計算、雷達、監控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協同合作,讓電腦可以在沒有任何人類主動的操作下,自動安全地操作機動車輛。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包括視頻攝像頭、雷達傳感器以及激光測距器來了解周...
徠卡GS18傾斜測量RTK在城市管線行業的應用
應用背景 現代城市當中,幾乎每條道路下都鋪設有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電信等20多種地下管線。這就是我們的地下城市管線,它被形象的比喻成城市的“動脈”,為了保障城市的穩定運行,測量工作者往...
中國測繪學會2019學術年會成功舉辦
10月16日,以“創新融合 智繪未來——測繪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的中國測繪學會2019學術年會在江蘇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這是一場學會建會60周年的盛會,全國政協副主席何維、自然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