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地基增強系統(cors)盤點
“地基增強系統,是獲得高精準衛星定位信息的基礎。通過RTK差分技術,地基增強站能夠輔助修正衛星信號誤差,提高定位精度。世界各國競相發展地基增強系統,以滿足各行各業對高精度位置的需求?!?/span>
美國國家差分GPS系統(NDGPS)
按國際標準建造,五十多個國家已采用相同標準
建設部門:聯邦鐵路管理局、美國海岸警衛隊和聯邦公路管理局
基站數量:170個
播發方式:數字廣播
服務精度:實時精度1~3米 后處理精度2~5厘米
服務對象:水陸運輸、精細農業、資源勘察、環境管理、應急管理等,兼顧軍民應用
美國連續運行參考站系統(CORS)
主要通過后期處理為精確定位和大氣模型的應用服務
建設部門:由政府、公司、大學、研究機構和私人組織等共同建設(數據向合作組織開放),美國國家大地測量局領導和管理
基站數量:1900多個
播發方式:移動通信播發
服務精度:實時厘米級 、后處理毫米級
服務對象:大地測量、地理信息、農業以及工程與科學研究
點評:美國政府對地基增強系統的應用既傳統又開放:一方面通過明確的政策法規,推薦使用GPS及GLONASS導航系統信號;另一方面,積極鼓勵各州政府與民眾合作共建,共享數據。美國NDGPS系統和CORS系統的運行發展較為成熟,但高精度定位應用仍局限于傳統領域,尚未凸顯位置服務的智能化作用。
英國OSNet系統
建設部門:國家大地測量局
基站數量:超過140個
播發方式:移動通信、互聯網
服務精度:實時厘米級 、后處理毫米級
服務對象:OSNet系統的原始數據被提供給 Leica 、Trimble、Topcon等5家公司,由其提供市場服務
德國SAPOS系統
基于該系統實現了德國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
建設部門:國家測量部門聯合運輸、建筑等部門共建
基站數量: 200個左右
播發方式:移動通信、互聯網
服務精度:實時厘米級、后處理毫米級
服務對象:地震監測、地面沉降監測、海平面監測、水汽含量的精確測定、高速公路管理
點評:受歐盟一體化、政治體系差異的影響,歐洲各國的基準站網絡尚未聯結,覆蓋全歐的地基增強“一張網”也沒有形成。目前已有研究機構組建歐洲框架網(EUREF),主要服務有高精度站坐標值和速度場、站時間序列以及對流層大氣延遲參數等,但尚未轉化至高精度民用領域。
加拿大CACS系統
加拿大大地測量的動態參考框架
建設部門:加拿大大地測量局和地質測量局
基站數量:40多個
播發方式:移動通信、互聯網
服務精度:實時定位精度1-10米,后處理優于3厘米
服務對象:測量、地球物理等應用研究
澳大利亞CORSnet-NSW系統
建設部門:新南威爾士土地和財產管理局
基站數量: 80多個
播發方式:移動通信、互聯網
服務精度:實時厘米級、后處理毫米級
服務對象:測量、農業、礦業、緊急服務、科學研究、建筑和氣象探測等行業應用
點評:作為前英聯邦國家,加拿大與澳大利亞均沿襲了英國成熟發達的測繪地理信息技術體系,并在此基礎上發展。由于地廣人稀、區域發展不均,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高精度應用主要集中在本國發達地區的國土測繪、公共事務、交通航道等應用領域。
日本COSMOS系統
系統站點平均密度20km
建設部門:日本國家地理院
基站數量:1200個
播發方式:移動通信、互聯網
服務精度:實時厘米級、后處理毫米級
服務對象:地震監測與預報、工程控制與監測、測圖與地理信息系統更新、氣象監測與預報等
基于自然災害頻發及災害的監測需求,日本建設了全球基準站密度最高的地基增強網絡,通過發達的通信網絡,做到秒級實時響應,應用領域以傳統行業為主。
中國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
高可靠、全覆蓋、全國產、自動化監控
建設單位: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國土資源部、交通部、國家測繪局、國家地震局、中國氣象局、中國科學院及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
基站數量:175+1200 個
覆蓋范圍:中國全境
服務精度:實時厘米級、后處理毫米級
應用領域:智能設備應用、邊坡位移監測、精準農業、智慧城市管理等
中國大陸構造環境監測網絡
建設部門:地震局牽頭,聯合國家測繪局、中國氣象局、教育部、中國科學院、總參測繪局等共同建設
基站數量:260個
服務精度:事后厘米級 、毫米級
應用領域:地殼監測、軍事測繪、大地測量和氣象預報等
中國無線電指向標-差分臺站(RBN-DGPS)
建設單位:交通部海事局
基站數量:21個
覆蓋范圍:中國沿海港口、重要水域
服務精度:實時米級
主要應用:進出港及航道定位、海洋測繪及資源調查、海上救助等
國家連續運行基準站CORS網
建設單位:各地測繪、國土、氣象等部門負責建設
基站數量:2600個
覆蓋范圍:全國大部分省市
服務精度: 實時厘米級、事后毫米級
應用領域:測繪、氣象測報、國土資源調查、城市建設等
點評:早期,中國地基增強系統主要出現于測繪行業以及各省市的區域CORS,各系統獨立運營,技術、服務也相對獨立。有關信息成果,主要在本地區、本行業內交流共享,難以實現跨地區、跨行業的系統整合。
2016年投入運營的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全國一張網”,實現了統一規劃、組網及跨區域無縫服務,同時支持大規模、高并發的基準站及用戶接入,突破了行業瓶頸,為各類市場及應用提供更低成本的服務。
高精度衛星定位也有“國際社區”。IGS(國際衛星系統服務)由來自80個國家的200個組織提供的350個GPS監控站所組成,按照GNSS的標準提供最高質量的數據和產品來支持地球科學研究、跨學科應用和教育事業,并且促進其他有益于社會的用途。
更多相關
依托智能測繪設備進入測繪新時代
近日,由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指導、江蘇速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速度中國)主辦的2018速度中國“智繪+”峰會在南京隆重召開。峰會發布了其土地調查數據庫管理平臺等重要解決方案,還加入了“激...
UFO T3工程全站儀
銳測測距技術光斑不發散,測距快準狠 全新的RayEDM(銳測)測距頭,產生的相位激光光束,500米處光斑不發散,回饋信號強,不僅能精確測量電桿、墻角...
不懈努力 創一流省級測繪質檢站
浙江省測繪質量監督檢驗站作為省信息化測繪體系的一個技術支撐單位,為社會各界提供有效和優質服務,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黨的十八大以來,浙江站緊緊圍繞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需要,按照浙江省測繪與地...
千尋星耀SE實測結果大公開:兼容“5星16頻”的它到底牛在哪?
老鐵們可能已經注意到:我們的RTK接收機新品——千尋星耀SE,千尋星耀集成了千尋知寸(FindCM)升級版厘米級高精度定位服務,作為業內首個兼容“5星16頻”衛星數據的測繪終端,在樹蔭、樓宇遮擋等...
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系統建設
2月初,當新春走基層采訪組到達秦嶺深處——藍田縣湯峪鎮的時候,見到了正在進行陜西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系統建設項目二等水準測量的國測一大隊二中隊技術人員。此前幾天,秦嶺下了兩場大雪,山上根本無法...
穿越到過去,探索古代的測量科技
現代測繪科技進步神速,包括北斗在內的四大導航系統(BDS、GPS、伽利略系統、格洛納斯)服務全球,如同天眼,精密程度極高,那么如果在古代,測繪和定位這類需要精密儀器的工作怎么開展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帶您了解全國CORS和移動CORS的區別
最近有許多客戶給環球咨詢關于“QX全國CORS和移動CORS的區別”,今天環球測繪就給大家一一解答!首先先介紹兩種CORS賬號的共同點,接著再將區別整理出來方便選購?! X全國CORS和移動CORS...
全站儀在橋梁軸線測量中的定位應用
近年來,全站儀測量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由于其精度高、運算速度快、計算簡單、通視不受地形限制,成為橋梁軸線測量的較好儀器。一、橋梁中線測量橋梁中線(橋梁軸線)及其長度是設計和測量墩臺位置的依據,所以測量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