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極立體觀測布下“天羅地網”
“監測第三極水循環,除了跟蹤氣溫、濕度、氣壓,降水、風速等傳統氣象要素外,還需要通過測量大氣水汽中氫和氧穩定同位素比率來獲得更多關于水循環的信息。”第二次青藏科考首席科學家姚檀棟院士表示,科考隊這次用“極目一號浮空艇”垂直上升3000米左右,抵達海拔6204米的高空,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浮空艇在如此高海拔測量高空水汽穩定同位素。
作為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是僅次于南極、北極的冰雪儲地。亞洲十多條大江大河發源于此,供養了世界上1/5的人口。姚檀棟表示,當前第三極大部分冰川正在退縮,湖泊正在擴張,氣候變化加速改變著這座“亞洲水塔”。“我們必須搞清楚該區域雪、冰、水的變化,監測水循環,以應對各種災害、風險?!?/span>
推進三維系統觀測
“過去沒有條件,靠腳步丈量冰川,只能獲取平面二維數據?,F在有了測繪無人機、浮空艇這些裝備,我們開始以三維視角研究水循環。”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鄔光劍說。依托“第三極環境計劃”(Third Pole Environment)和中科院絲路環境專項,從2014年開始,科考隊已經在第三極地區設置了11個水汽穩定同位素觀測站,包括地表觀測和浮空艇高空觀測站。今后,浮空艇還將到珠穆拉瑪峰地區觀測,抵達高度將超過海拔10000米,即超過珠穆拉瑪峰的高度。
“我們通過監測水中的穩定同位素來了解大氣水汽如何通過西風和季風輸入第三極?!敝锌圃呵嗖馗咴芯克毖芯繂T高晶說,“這些數據揭示了空氣中的水分是如何遠距離輸送,又在大氣邊界層經歷了什么樣的變化過程。”
但是不容忽視的是,依然有很多問題待解。高晶說:“例如不同過程在區域水循環中所發揮的作用還缺乏定量的理解,水在固、液、氣三相間轉化對該區域水循環有什么影響,以及氣溶膠和冰磧物對冰川的積累和融化有什么影響等。而這片區域復雜多變的地形使得這些問題更難解答?!?/span>
要深入理解這些問題,必須從三維角度追蹤水循環,即監測地面和空中的液態水、冰和水汽的變化;必須建成系統的“星-空-地”水循環觀測網,這對于廣袤、高海拔的第三極地區來說,難度可想而知。
同時,新型地球系統科學模型也需要根據區域具體情況構建,才能做出準確的預測。
集成國際研究力量
“當前的氣候模型難以復現第三極的復雜氣候,這就需要使用新的模型和數據來優化?!比鸬浠始铱茖W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陳德亮近幾年經常往來于中瑞之間。
在陳德亮看來,模擬第三極氣候,先要把分辨率提上去,然后選擇某一個或幾個關鍵區,讓國際上不同模型都參與進來進行探索研究。“不同模型有不同的優勢和弱點,通過比較,我們可以找到改進這些模型的方法?!?/span>
為了驗證這些模型并確定它們在何時或哪些方面模擬更準確,觀測數據是關鍵。最重要的還是觀測數據的質量,這就涉及到了觀測站的科學布點。但目前,只有很少量的冰川和湖泊設有觀測站,海拔高于5000米的地區連常規的氣象站都很少,更不用說其他數據的觀測站了。陳德亮表示,要為模型提供理想的觀測數據,下一步需要在關鍵區域增設觀測站點,要覆蓋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氣候類型地區、不同植被區域等。當然,這些觀測站的建設和維護成本也非常高。
“這些數據可以為發展第三極地球系統科學模型、增加我們對相關過程的理解及預測未來服務?!标惖铝吝€期待觀測與模擬的有機結合將帶來更多科學發現。
更多相關
“厲害了!1+1”丨如此輕松測導線,就用測量機器人聯合“導線助手Pro”軟件
在精密控制測量和變形監測項目中,由于要求的精度較高,因此不能采用常規的測量點坐標的方式進行,而必須按照多測回測角的模式對測量點進行多個測回的全圓觀測,并且在測量過程中還需要對角度和距離進行各種限差的檢...
徠卡ICR60/80建筑BIM版全站儀在鋼結構安裝中的應用案例
一、案例背景 中國建筑鋼結構的發展速度很快,尤其是國外技術和新產品的引進,鋼結構品質的提高,價格的降低,尤其在廠房、倉庫、機場等建筑上廣泛運用,繼而推廣到現在的住宅、公共建筑、大跨度的體育場館...
徠卡機器人全站儀助力三等水準測量
一、前言 目前高程測量方法一般分為幾何水準測量、GPS水準測量和三角高程測量三大類。采用傳統水準的方法測定點與點之間的高差,所得到的地面點高程精度較高,普遍用于建立國家高程控制點及測定高等級地形...
徠卡BLK2GO手持三維實景掃描儀防爆版發布
徠卡BLK2GO防爆版是一款專門為危險環境設計,具有防爆特性的三維實景掃描儀,其不僅集成了激光雷達、SLAM、全景相機、IMU等多項先進技術,還采用創新的一體化設計,能夠在易燃易爆環境下安全使用,保障...
華測X11 RTK的特點及技術優勢
隨著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快速發展,高精度GNSS設備的需求日益增長。華測導航作為國內領先的測繪裝備制造商,推出的X11RTK憑借其卓越的性能、智能化的操作體驗和可靠的穩定性,成為行業內的標桿產品。一、...
U3 AR 視覺影像RTK,效率超越想象
U3AR視覺影像RTK,效率超越想象 //AR加持、效率倍增” U3AR視覺RTK,AR影像加持,實景AR放樣,所見即所測?! 笆植?主機”...
回望2018,看中國北斗的崛起
2018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以突破歷史的37次發射,首次獨居世界航天發射次數年度第一,部署航天器數量居世界第二。成功發射18顆北斗衛星,完成北斗三號基本系統部署并投入運行,正式提供全球服務。而這背...
【新品上市】徠卡Pegasus TRK家族再添新成員——多種配置,各盡所能
徠卡PegasusTRK集成激光雷達、全景相機、GNSS、IMU、SLAM以及機器學習芯片,可搭載于汽車、火車或船上采集毫米級的高精度點云和全景數據,智能軟件可以自主實現從路線優化、校準、數據處理到...